1、方是精神病婚姻无效吗
一方是精神病,婚姻并不是当然无效。依据法律规定,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婚姻无效。一方结婚以前隐瞒重大疾病(包含精神病),另一方自了解或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婚姻被撤销的,自始没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一方有精神病不是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但假如是重大疾病且结婚以前隐瞒,另一方可请求撤销婚姻。
2、一方是精神病婚姻关系怎么样断定
依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在结婚登记前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自了解或应当了解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若一方在结婚以后患精神病,一般并不直接致使婚姻关系无效。
判断婚姻关系是不是有效,重点看结婚时是不是符合实质要件,即双方自愿、达到法定结婚年龄、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未患医学上觉得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结婚以后一方患精神病,若未出现结婚以前隐瞒等可撤销情形,婚姻关系一般继续有效。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另一方可能需要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如在财产分割等方面,法院会依据具体状况,适合照顾因照顾精神患者而付出较多的一方,以平衡双方利益。
3、一方患精神病如何认定婚姻无效
一方患精神病并不势必认定婚姻无效。依据法律规定,以结婚以前患有医学上觉得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结婚以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需满足特定条件。
第一要确定该精神病是医学上觉得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如紧急遗传成人两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等。然后需经法定程序,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并出具证明。同时,婚姻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宣告婚姻无效。
法院受理后,经审理认定确实符合上述条件的,才会依法宣告婚姻无效。应该注意,这里的婚姻无效是自始无效,双方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但假如不符合有关疾病及程序条件,仅一方患精神病,可通过诉讼离婚等渠道解决婚姻关系问题,而非认定婚姻无效。
一方是精神病,婚姻并不是当然无效,这是不少人容易混淆的法律要素。除去明确一方有精神病不是婚姻无效法定情形,但若属重大疾病且结婚以前隐瞒,另一方可请求撤销婚姻外。那撤销婚姻后财产该怎么样分割呢?一般会依据双方具体状况,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处置。还有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又该如何断定呢?法院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原因,譬如孩子意愿、双方抚养能力等。假如你对一方是精神病涉及的婚姻撤销及后续有关法律问题仍有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